《蛟龍行動》票房墊底,于冬破防、懇求排片,卻應了趙本山那句話
《蛟龍行動》票房墊底,于冬破防、懇求排片,卻應了趙本山那句話
今年的春節(jié)檔電影票房是最為強勁的一年,5天總票房已達73億,預計總票房將沖刺90億,甚至百億破歷史記錄。
其中《哪吒2》的戰(zhàn)績最為耀眼,《唐探》的票房穩(wěn)扎穩(wěn)打,《封神》票房勉強及格,《射雕》票房在預期內,《熊出沒》票房還有后勁,只有前期瘋狂吹捧的《蛟龍行動》被上述5部電影按在地上摩擦。
上映五天票房2億多,孩子們看的動畫片電影《熊出沒》都要比它多出2個億。
據說《蛟龍行動》制作投資達到10個億,如今奄奄一息根本看不到回本的希望,制片人于冬慌了。
于冬是博納影業(yè)董事長,曾親手打造出《長津湖》《湄公河行動》《紅海行動》《投名狀》《一代宗師》等大片。
他在看到投入巨大的《蛟龍行動》票房慘淡后,徹底破防。
為引起市場重視,他在朋友圈連發(fā)兩條小作文。
第一條,他抨擊的是國內專業(yè)打分平臺豆瓣,只因近7萬名豆瓣網友給《蛟龍行動》打了6.5的平均分。
在于冬看來,自己的這部電影遠不止6.5分,是因為有黑粉水軍在其中搗亂、粉圈惡意打分,才導致《蛟龍行動》口碑崩盤,這不公平。
他甚至在路演現場憤怒表示:凡是打1分的,都是黑水!
其實相似的情況還曾出現在2019年梁朝偉和王一博主演的電影《無名》,于冬至今回想起來都是一肚子氣。
按理來說,于冬在2019年既然經歷過這些,就應該在選角方面更謹慎一點。
再說還有博納影業(yè)那么多智囊團為他出謀劃策,相信他原本是能夠避免《無名》那種情況的。
顯然于冬沒有拿這當回事兒,投資10個億最終砸在演員選角上,這應該屬于重大決策失誤了。
隨后,于冬又更新了一條長文,這一次,他又將《蛟龍行動》的失敗歸咎于市場。
在他看來,2024年全年觀影人次下降嚴重是因為市場上的高品質電影不多,大家都想著用低投資+流量話題炒作出高回報,然后撈一筆走人。
綜合之下他認為電影行業(yè)需要一部硬核的大制作電影,于是《蛟龍行動》被推了出來。
最后,作為博納影業(yè)的老總,于冬懇求電影院的同仁多給《蛟龍行動》排片,并且篤定的說這部電影絕不撤檔。
罵完打分平臺,陰陽大環(huán)境,還拉高踩低。
這種操作若是出自行業(yè)內其他人,說明他不想在這行混了,只有為數不多幾人有這種膽量。
但是于冬卻忽略了公眾對《蛟龍行動》的客觀真實評價,忽略了對該片的諸多戰(zhàn)略失誤。
甚至在定檔春節(jié)檔這一決策上,許多人都認為是不應該的。
說實話,電影業(yè)內都饞春節(jié)檔的紅利,這個假期人們都宅在家里,看電影是春節(jié)為數不多的娛樂方式。
正因如此,每年的春節(jié)檔都很激烈。
盡管今年有《哪吒2》《唐探1900》《封神2》這三個勁敵,《蛟龍行動》還是摻和了進來。
說到底,還是于冬沒有拎得清《蛟龍行動》的市場定位以及競爭力,這也是一大失誤。
《蛟龍行動》是用錢砸出來的電影,即便它劇情有漏洞,演員演技弱,有黑粉亂攪和,但若此片定檔到八一、十一檔,相信票房成績不會這么差。
《蛟龍行動》與這兩個檔期十分應景,2025年是反法西斯戰(zhàn)爭勝利80周年,我國或將舉行盛大活動,屆時《蛟龍行動》上映該有多應景?觀眾的熱情該有多高漲?
然而《蛟龍行動》卻硬要來和三部此前發(fā)揮超常的“續(xù)集”比拼,得到今天的結果是自食其果。
話再說回來,其實當今于冬的吐槽、埋怨恰恰應了趙本山的那句話。
曾經他在《鄉(xiāng)村愛情》劇中有一句臺詞成為網友的互聯網嘴替,大體意思是自己沒能力就不要扯大環(huán)境不好。
趙本山的這句臺詞很應景,對于冬來說,他更需要反省的是為什么《蛟龍行動》會有黑水和粉圈打惡意差評,為以后的電影投資避雷。
其次,他更需要重新定位《蛟龍行動》,分析清楚導致票房冷清的因素都有什么,可以及時調整的調整,以此挽回觀眾的好感,而不是公開懇請電影院排片。
很難理解,作為博納影業(yè)的董事長,既然經歷過一次《無名》,為什么還能再次讓《蛟龍行動》出現相同的情況?
若是有些條件是迫不得已的,那也應該在前期做好應對方案,如今的他似乎顯得有些凌亂了。
你說呢?
相關資訊
評論
- 評論加載中...